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2月30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逐步取消对合格人员职业资格证的考核等级;实行社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 确定在社会服务领域促进商业保险发展的措施,以便更好地满足群众的需求; 部署促进步行街改造优化经营环境促进消费扩大。
会议指出,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技能人员水平评价由政府认定改为实行社会化等级认定,接受市场和社会认可与检验。这是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机制的一场革命,有利于打破对技能人才成长和工匠精神弘扬的制约,促进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确定,从2020年1月起,除了与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等密切相关的消防员,安检员等7个岗位依法调整准入资格,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从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逐步、有条不紊地收回其他等级评价技术人员的全部专业资格,不再由政府或其授权单位认可和颁发;同时,实行职业技能等级制度,制定和发布国家职业标准或者评价标准,有关社会团体或者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标准进行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并颁发证书。已发放的水平评价类技能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继续有效。会议要求,对现有专业资格实施机构的职能调整要稳妥推进,各项工作要衔接好。加强对涉及评价质量,收费等事项的事后监管。
会议指出,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0岁以上人口达2.5亿,需要提供满足需求的商业保险产品,同时改善其他群体的保险供应。为此,要积极发展社会服务领域的商业保险,为应对老龄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持,满足群众对其他保险保障的需求。会议决定,一是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优化养老保险结构。利用国际经验,支援多样化的养老金保险商品和满足60岁以上高龄者需求的医疗,意外伤害等保险商业的开发。 加快发展商业长期养老保险。二是大力提高商业保险产品和服务质量。鼓励保险机构适应消费者需求,提供涵盖医疗,护理,分娩等诸多领域的综合保险产品,逐步将医疗新技术,新产品纳入医疗保险。发展面向低收入者和新业态职工的保险产品。 三是加快推进保险市场对外开放,公平竞争促进保险业升级。
会议指出,改造和完善步行街,促进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增强消费者的购物休闲体验,有利于拉动消费,城市建设投资和就业,一举多得。会议确定,要在一些城市开展试点基础上,有序合理推进步行街改造提升。一要坚持地方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消费者选择,以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发展“小店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动形成一批大众化、特色化、文化化的步行街。二要在优化营商和消费环境上下更大功夫,简化审批、创新监管,加快配套公共设施便利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实效,防止一哄而上、搞形象工程。
推荐阅读:
中国-秘鲁自贸协定升级谈判
中挪自贸协定谈判
关于进出口配额及进出口许可证
知识产权贯标的意义
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的不同